跳到主要內容

讀│書介沒有在騙人的《計時遊戲》

此書的博客來介紹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:「作者運用時間遊戲的技巧很高超,千鈞一髮的緊張感從頭到尾一氣呵成連貫整本小說。」這真的沒有在騙人,這本書頗厚實,但卻是一本讓我捨不得去尿尿的小說(我看號稱華文創作的佳作──甘耀明的《殺鬼》就看了很久,但真的是上乘之選)。而且難能可貴的是,這是作者蘇珊.雅諾特.史密斯(Susan Arnout Smith)的出道作(也許跟她當過編劇、主播的經歷有點關係)


 9f889442.jpg 5687931.jpg


▲左為中文版書封,右為作者本人。




我認為這本書精彩的原因在於儘管是虛構的劇情,卻充滿著現實,儘管有些細節過於刻意、青澀,卻無損這本書的美好,將深奧難解的心臟置換醫學,串連起主角母親深愛稚女的感情、新聞題材、主角被限時的任務逼迫去尋訪的幾戶家庭等元素,轉換成普通讀者都能看懂的語言,在緊湊之外,還感到有些驚悚。


除了令人讚賞的緊湊節奏之外,我想這本書不過度搧情的情感刻畫也是我喜歡的理由,例如一開始就埋了伏筆的、關於主角的過去,穿插在書中,不時用以前的意氣飛揚加深現在狼狽低落;又或者先輕淡的帶出孩子的父親,在隨著主角在計時的任務中一一解開深鎖在主角腦海中的謎,那傷她甚深的一段感情,還有使她背離摯愛工作的原因。


 


主角的過去篇幅雖不多,卻緊密的散落在主角的「現在」中,時緊時鬆,不僅有關於計時任務的刺激,卻也有關於情感的刺激。她的書寫形容也很到位,遊客雲集的海邊對比出破落的屋子;剛開始主角執行公務、也是一切開端的犯案現場中,或腐敗或酸臭的氣味,彷彿能親眼見到主角拖著遲緩疲憊的腳步邁向背著夕陽的海灘小屋,在破敗、久未整理的屋子中,唯一讓主角擁有生存希望的是她擁有可愛笑臉的女兒……。


 


 此書所出現的元素都環環相扣,毫不拖泥帶水,但也是被我認為過於刻意的原因(解謎的反高潮也是),儘管謎底讓我有些意外,但若稍為思考一下,卻會發現這個令我驚豔的結局是過多的巧合所致,若沒有太過碰巧的巧合,難以預測出謎者到底希望主角知道什麼、解出什麼。


 


前年我讀過麥克‧克萊頓(Michael Crichton)的《NEXT危基當前》,雖然也屬於現實型的科幻小說,但總覺得仍有一段距離,但在《計時遊戲》中,作者取材相當取巧,總覺得內容在不久後會在現實中應驗,因此讀來另有一股驚悚之感,有那麼一點點石黑一雄在《別讓我走》中的意味,但關於人性與情感的部份倒沒有《別讓我走》那麼重、那麼濃厚。


 


我想這是一本很符合書名的書,能在如此多字中掌握著恰如其分的節奏,不是那麼容易的事;將關於男女之情的部份集結起來可以作為一本言情小說;或擷取關於心臟、醫學的部份,又可視為科幻小說……,將這麼多眼熟的元素融為一本卻亂中有序,不會讓人目不暇給但目不轉睛,真的很精采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食│高雄美濃.花生豆腐、粄條與香蕉冰

「 客家人米食文化原本就很獨特,像粄條、米苔目,或是發粿,但是將花生與米結合的傳統客家花生豆腐更特別,除了吃原味,淋上醬油膏、撒蔥薑蒜末,或加上用蒜頭爆香的蝦米、菜脯與碎肉,甚至當成甜點,都各有好滋味。 」光看 洪震宇 的《 旅人的食材曆 》中這段描述,就讓我口角生津,可惜找遍台北住處附近菜市場,難求花生豆腐。   後來上網 google作法,發現 這篇文章 ,更讓我迫不及待想撲到美濃一嚐究竟(可惜的是,後來並沒有到菜市場去)。

Bye Bye

自從Whitney Huston嫁了個愛吸毒的老公之後 我就開始不喜歡Mariah Carey 雖然我知道這兩個是不同人 但在我心中就是覺得某個程度很相似

寫寫我的朋友之一:巫婆

應該是 2 年前 莫名其妙 加了一個沒上過他課的高中老師的 msn ,最近他的狀態說:「 XX (高中名) 9 班風水真的怪怪的」,我想高中班導如果知道這件事,大概會說 沒有我們班怪 吧 …… 以前大頭說:「劉某的朋友都是怪胎!」但他忘了把自己算在內,其實怪人多了,就沒那麼奇怪了。 彎如住院的時候,偶爾她的病房會變成我們高中小聚會的場所,然後 像老人般 回憶起當年的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