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誰會記得(之一):它的名字

 


ap_20060117050927337.jpg


▲圖片來源:南港 202兵工廠 大門 新庄埤
部落格


親愛的說我很愛寫懷舊的文章,但那不是意味著「現在」不值得被書寫,而是經過時間和記憶的沉澱後,寫出來的東西才有收藏的價值,起碼我是這麼認為。


有篇文章,在我心底醞釀很久,卻遲遲無法動筆,靠得太近讓我無法見到它真正的美,而離得太遠卻又覺得陌生,直到產生了「也許再也看不到的危機感」後,才有了想要記錄的念頭。


 


 


高雄縣仁武鄉的台塑汙染事件離我太遙遠;台南縣後壁鄉的鎘米問題我也不見得吃得到;台東縣美麗灣的風景我還不曾踏過……,所以,我很無感,只是個冷漠的旁觀者,一面覺得憤怒,但一面又覺得自己的憤怒沒有價值,自認是個加害者,以至於認為自己多做了什麼,也覺得自己是偽善。


 


 


因此,這次我選擇紀錄,記錄我心中的那片風景。


 


 


8歲從嘉義搬到台北,老爸很自豪的說,全台北第三大的公園是我家前院,以往前院離我家只隔著一條短短的小馬路,不必左右張望,也可以安心地到公園去玩。


 


 


這片前院很大,大到小學時,老師會把它當成戶外教學的地點;放學後呼朋引伴,是小朋友們的遊樂天堂;甚至到了我高中時,還聽聞生態社的學妹把它當成教學景點,帶領更年輕的學弟妹到那認識植物、小生態圈。


 


 


不必鑽研動植物系也知道生態圈平衡的重要,當奪取了一種動物的棲地,勢必引發上層動物無食物可吃、下層生物無天敵的失衡,這種循環一經破壞,不知要花多久時間才會建立起另一個食物鏈循環。


 


 


動物如此,土地也是如此。被火燒、被水淹的土地,也要經過一、二十年的光陰,才能漸漸回春。動物的屍體經過上萬年的沉澱,形成今日的能源,而不過一、兩百年的光景,就快要消耗殆盡。


 


 


號稱萬物之靈的人們,據說有很大的腦容量,殊不知,卻也是最善忘的一群。我們可以恣意地對沒有主人的土地予取予求,一旦被掏盡後,就轉往開發其他替代品,任其枯竭、自生自滅。


 


 


人類沒有天敵,人類的敵人只有自己。或者是,善變的氣候?


 


 


我家的前院,在我快要讀小學的時候,喪失了近三分之一的面積,建商填平了公園後側的水塘,蓋了南港國宅,我家門前的小路,變成4線道,柏油路上漆了斑馬線,不走在那上面,還覺得不安心呢。


 


 


小小年紀的我,也不覺得可惜。因為公園新蓋了遊樂設施,就在被填平的水池之前,何況,我們也還有後院。


 


 


後院是一個很小的、幾乎沒人會去的公園,它對我而言之所以有價值,也是因為它有前院沒有的盪鞦韆,同時也沒人會跟我搶這個我最愛的設施。


 


 


鞦韆盪到極高時,可以望到一片水塘,風吹過湖面帶來的涼爽,夏日午後的蟬鳴,彷彿我還置身嘉義的鄉下,玩得很盡興。


 


 


那片水塘近日很出名,是在名作家張曉風為其請命的202兵工廠近市區的一角,經媒體報導,我才知道它名為「新庄埤」。


留言

  1. 我真的很希望這片溼地留下來,
    學過生物(就算是小學生)應該都知道溼地對於生態系的重要性......
    希望政府真的不要腦殘地把它填平了!!


    版主回覆:(05/27/2010 07:05:52 PM)

    是啊,不過中研院的生物學者卻持相反意見呢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一樣知性與感性的小旻


    版主回覆:(05/27/2010 07:05:24 PM)

    過獎了過獎了(搔頭)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食│高雄美濃.花生豆腐、粄條與香蕉冰

「 客家人米食文化原本就很獨特,像粄條、米苔目,或是發粿,但是將花生與米結合的傳統客家花生豆腐更特別,除了吃原味,淋上醬油膏、撒蔥薑蒜末,或加上用蒜頭爆香的蝦米、菜脯與碎肉,甚至當成甜點,都各有好滋味。 」光看 洪震宇 的《 旅人的食材曆 》中這段描述,就讓我口角生津,可惜找遍台北住處附近菜市場,難求花生豆腐。   後來上網 google作法,發現 這篇文章 ,更讓我迫不及待想撲到美濃一嚐究竟(可惜的是,後來並沒有到菜市場去)。

Bye Bye

自從Whitney Huston嫁了個愛吸毒的老公之後 我就開始不喜歡Mariah Carey 雖然我知道這兩個是不同人 但在我心中就是覺得某個程度很相似

寫寫我的朋友之一:巫婆

應該是 2 年前 莫名其妙 加了一個沒上過他課的高中老師的 msn ,最近他的狀態說:「 XX (高中名) 9 班風水真的怪怪的」,我想高中班導如果知道這件事,大概會說 沒有我們班怪 吧 …… 以前大頭說:「劉某的朋友都是怪胎!」但他忘了把自己算在內,其實怪人多了,就沒那麼奇怪了。 彎如住院的時候,偶爾她的病房會變成我們高中小聚會的場所,然後 像老人般 回憶起當年的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