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讀│絕對的美感 讀《利休之死》

 


 利休之死穿此書的重點即為千利休的美感,從切腹自殺前夕,回溯至其少年時。因為天賦異秉,他成為豐臣秀吉的茶頭,也憑獨到的眼光,累積萬貫家財。


他的美感,有時被他用來作為政治籌碼,他不僅擅長泡茶,更善於營造氣氛,茶室可讓人心曠神服,也可讓人膽戰心驚。綻放的花朵與含苞待放,各有千秋,但經由他手擺置,即為「絕對的美」。


這樣的天賦,讓豐臣秀吉對他禮遇有加,卻又恨他恨得牙癢癢,因他洞悉人心,明白如何配合客人心境,也因他的自負,使得三番兩次想使他面露為難的豐臣秀吉無法得逞。


利休之死》一書與其說詳述其死因,不如說他的美感如何使他人臣服於其下,而實則為日本統治者的豐臣秀吉,自然不服「輸」──從這個角度解讀,或許能成為豐臣秀吉賜死千利休,最為合理的原因。


作為茶道宗師,正如其他成功人士,利休並非完人,他輕易流露而不自知的自信,讓豐臣秀吉憎恨,也造成其妻莫大壓力。他並非會辱罵他人,但有時心和態度反而更能壓迫他人。必要時,他可放低姿態,以侍奉喝茶者之心,但更多時,他睥睨天下的美感,卻讓旁人對他恨之入骨。


在主角如此鮮明的性格下,讓豐臣秀吉念念不忘的那隻香盒,反倒則成了配角。親近利休者皆知其揣有一只冠絕天下的綠釉香盒,豐臣秀吉欲奪之,利休之弟子欲觀之……,其魅力如利休之美感,人人欲得。


而此書重點也在此,為何利休不欲其曝於眾人之目光?利休從何得來?豐臣秀吉一眼望穿,是女人吧?


作者並未多著墨於利休與該女人上,但此女如魂魄般貫穿全書,外人如弟子客人,僅能察覺綠釉香盒之美;銳利者如豐臣、織田信長,卻能識破利休心結;更親近者如妻子宗恩,更能知道該女在利休心中的分量。


他一生想望著她,亟欲在美的道路上與其相逢,追隨著茶道之美之寂,或許有如追隨著她櫻粉色艷麗的裙襬。


與其說他因豐臣秀吉而死,不如說是他,終於有勇氣一償年輕時的宿願。


此書適合無暇一口氣讀完一本小說者,各章篇幅短,從不同人之眼看利休為人,如高山茶般,茶韻清香而易回甘,在忙碌生活中總能拾起片段暇時,讀完它。


留言

  1. 我這個孤陋寡聞的人竟然知道千利休,真是太意外了!(自己感到驚嚇)
    我看了一部漫畫叫做<戰國鬼才傳>,
    裡面有很多日本的戰國時代人物,
    算是以另類的角度在描繪日本的歷史,
    內容雖然有點戲謔,但是還不錯看!


    版主回覆:(09/09/2010 03:58:25 PM)

    那你真強,我只隱約知道日本茶道分為裡千派跟表千派。
    好久沒看漫畫喔~改天我去找來翻翻!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食│高雄美濃.花生豆腐、粄條與香蕉冰

「 客家人米食文化原本就很獨特,像粄條、米苔目,或是發粿,但是將花生與米結合的傳統客家花生豆腐更特別,除了吃原味,淋上醬油膏、撒蔥薑蒜末,或加上用蒜頭爆香的蝦米、菜脯與碎肉,甚至當成甜點,都各有好滋味。 」光看 洪震宇 的《 旅人的食材曆 》中這段描述,就讓我口角生津,可惜找遍台北住處附近菜市場,難求花生豆腐。   後來上網 google作法,發現 這篇文章 ,更讓我迫不及待想撲到美濃一嚐究竟(可惜的是,後來並沒有到菜市場去)。

Bye Bye

自從Whitney Huston嫁了個愛吸毒的老公之後 我就開始不喜歡Mariah Carey 雖然我知道這兩個是不同人 但在我心中就是覺得某個程度很相似

寫寫我的朋友之一:巫婆

應該是 2 年前 莫名其妙 加了一個沒上過他課的高中老師的 msn ,最近他的狀態說:「 XX (高中名) 9 班風水真的怪怪的」,我想高中班導如果知道這件事,大概會說 沒有我們班怪 吧 …… 以前大頭說:「劉某的朋友都是怪胎!」但他忘了把自己算在內,其實怪人多了,就沒那麼奇怪了。 彎如住院的時候,偶爾她的病房會變成我們高中小聚會的場所,然後 像老人般 回憶起當年的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