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遊│高雄美濃.訪鍾理和文學紀念館

DSC01895.JPG 說到美濃,不能不提的人物便是鍾理和,其為台灣客家作家代表人物之一,出生於屏東地主家,十多歲時隨父搬到美濃,在23歲的年紀愛上同姓女孩鍾台妹,在當時同姓不婚的風氣,及女方年紀較大的關係,這段感情得不到家人認同,鍾理和於是帶著鍾台妹奔逃滿州,其長子、同為作家的鍾鐵民亦出生於該地。


 


什麼樣的愛戀及勇氣,在那個保守的年代帶女人出逃到另一塊未曾謀面的大陸?鍾理和的名作《原鄉人》中,便是探討著所謂的「原鄉」情結。這或許和吳濁流的迷失有點相似,清朝即遷至台灣定居的「中國」後裔,出生於日據時代末期,成年卻已是國民政府時代,他的鄉與根究竟在何方?


 


鍾理和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鍾浩東,在他的書中皆稱其為二哥,根據網路上的資料,將他定義為台灣早期左派份子,是被處死的。這又讓我聯想到陳玉慧《海神家族》中,與主角外婆有段情的叔公,同樣為了理想而奮不顧身。


 


凡此種種,皆成為鍾理和創作的養分。在我很難以想像的那個年代,比我年幼的鍾理和為愛情、為探尋遠走他方,而後又回台,兼教職,為疾病所苦而辭職,終日窩在無瓦片遮頭的「書房」寫作,心胸開闊到認為沒有屋瓦,是方便他倦時抬頭一探藍天白雲。


  


台灣南方的大武山,孕育了如此多情、筆觸溫柔的作家,卻也讓他在正值壯年的年紀(45歲)永離人世,身後遺留多部著作、手稿,也在其過身之後才大鳴大放,散文、短篇是現在台灣學生必讀的作品。


  


而佇立在美濃一角的鍾理和文學紀念館,在我和大熊先生造訪時卻是空無一人,豎立在台灣文學步道開端的銅像,線條柔和,曬著太陽,注視著遠方,希冀他為台灣、台灣文學史寫下的一頁永不抹滅。


 


DSC01869.JPG


 


DSC01877.JPG


 


DSC01879.JPG


→懷舊一下吧!鍾理和《草坡上》(國中國文課文)讓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是「她笑得很優美,眼睛良善而純潔」


→因為紀念館中沒有人,採用的是感應式光源,一踏進去忽然閃燈,被嚇了很大一跳,走到2樓往樓下望,還看到警車來巡訪,很妙。(然後因為都沒人,就忍不住亂來了......。)


DSC01892.JPG 


2樓還保存了許多台灣文學家的手稿,像蘇雪林、冰心……等,都曾在國文課本上見過的名字(卻也不是每個都認得、記得),關於台灣,我認識得還太少啊。 


→後來感到很好奇,在那樣資源匱乏的年代,位在南端的美濃能孕育出如鍾理和(及他的許多好友)這樣的知識份子,筆耕不輟,遙望大武山而堅守其志,那天去美濃走馬看花,除了選舉海報,也難見到「文明」的痕跡,是知識份子都集中到城市去了?還是文人們都小隱隱於山了?


 


相關文章


【遊】高雄美濃.走馬看花半日遊


【食】高雄美濃.花生豆腐、粄條與香蕉




留言

  1. Paul 統聯愛旅遊2014年5月28日 下午2:24

    你好:

    我是統聯集團的函紋

    我們很喜歡你拍的照片

    我們想在統聯愛旅遊網網站上放上您的作品

    (並幫你註明出處或是您可以放上自己的LOGO)

    不知您有沒有意願與我們合作

    靜候您的回覆

    E-mail:ubus830051@gmail.com

    (02)2995-7799#212 鍾函紋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食│高雄美濃.花生豆腐、粄條與香蕉冰

「 客家人米食文化原本就很獨特,像粄條、米苔目,或是發粿,但是將花生與米結合的傳統客家花生豆腐更特別,除了吃原味,淋上醬油膏、撒蔥薑蒜末,或加上用蒜頭爆香的蝦米、菜脯與碎肉,甚至當成甜點,都各有好滋味。 」光看 洪震宇 的《 旅人的食材曆 》中這段描述,就讓我口角生津,可惜找遍台北住處附近菜市場,難求花生豆腐。   後來上網 google作法,發現 這篇文章 ,更讓我迫不及待想撲到美濃一嚐究竟(可惜的是,後來並沒有到菜市場去)。

Bye Bye

自從Whitney Huston嫁了個愛吸毒的老公之後 我就開始不喜歡Mariah Carey 雖然我知道這兩個是不同人 但在我心中就是覺得某個程度很相似

寫寫我的朋友之一:巫婆

應該是 2 年前 莫名其妙 加了一個沒上過他課的高中老師的 msn ,最近他的狀態說:「 XX (高中名) 9 班風水真的怪怪的」,我想高中班導如果知道這件事,大概會說 沒有我們班怪 吧 …… 以前大頭說:「劉某的朋友都是怪胎!」但他忘了把自己算在內,其實怪人多了,就沒那麼奇怪了。 彎如住院的時候,偶爾她的病房會變成我們高中小聚會的場所,然後 像老人般 回憶起當年的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