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讀│《這些人,那些事》:通俗的寂寞

這些人那些事.jpg 這是我第一次讀吳念真的作品,其實是被常看的部落客噗浪所誘惑,購入後友人也大讚好看,於是趁便意難得來襲時,遵循歐陽修善用讀書時間論中的「廁上」,有一搭沒一搭得看了起來。


結果我就像吳念真在遠流出版的Christie全集中的序提及的友人,擦完屁股走出廁所後,邊說著「屎啦!」一邊問著「還有沒有下一本?」實在是好看啊!寫短文的技巧在此書中一覽無遺。


書中他以他自己、曾遇過的人、事為主角,每篇篇幅皆不長,所以很適合利用零碎時間閱讀。


詹宏志的《綠光往事》有些相似,只是《這些人,那些事》更為煽情一點,用來隱喻或借代的事物影像更為鮮明,有好幾次都忍不住要掉淚。


像是他描述他母親得骨癌,到末期時全身骨頭一破就碎,彷彿身上背負了一生的苦痛太重,壓壞了骨頭……。


他寫他的家鄉,坐落在山城中的煤礦之鄉;寫他父親的遷徙路徑;寫他弟弟;寫一段度過動盪時代的奇異關係;寫讓我快哭的巨大寂寞……。


我只能說看了此書,我毫不懷疑吳念真在台灣這麼有名氣的原因,儘管我從未看過他寫的電影。


在《這些人,那些事》中,他將他所推崇的「通俗」以較為隱晦的層面發揮到極致。你一定會懂,即使你不曾經歷那樣的年代,但你終會明白,那是你曾耳聞或曾在歷史課本上看過的歷程,只是猶如歷歷在目。


 


更多我的讀書筆記→請點


 


→遠流出版的Christie全集有80本,每本的序都一樣,當時看到快崩潰,不免質疑出版社的用心,即使吳念真寫得再好,連看80次也會麻木吧!


留言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食│高雄美濃.花生豆腐、粄條與香蕉冰

「 客家人米食文化原本就很獨特,像粄條、米苔目,或是發粿,但是將花生與米結合的傳統客家花生豆腐更特別,除了吃原味,淋上醬油膏、撒蔥薑蒜末,或加上用蒜頭爆香的蝦米、菜脯與碎肉,甚至當成甜點,都各有好滋味。 」光看 洪震宇 的《 旅人的食材曆 》中這段描述,就讓我口角生津,可惜找遍台北住處附近菜市場,難求花生豆腐。   後來上網 google作法,發現 這篇文章 ,更讓我迫不及待想撲到美濃一嚐究竟(可惜的是,後來並沒有到菜市場去)。

Bye Bye

自從Whitney Huston嫁了個愛吸毒的老公之後 我就開始不喜歡Mariah Carey 雖然我知道這兩個是不同人 但在我心中就是覺得某個程度很相似

寫寫我的朋友之一:巫婆

應該是 2 年前 莫名其妙 加了一個沒上過他課的高中老師的 msn ,最近他的狀態說:「 XX (高中名) 9 班風水真的怪怪的」,我想高中班導如果知道這件事,大概會說 沒有我們班怪 吧 …… 以前大頭說:「劉某的朋友都是怪胎!」但他忘了把自己算在內,其實怪人多了,就沒那麼奇怪了。 彎如住院的時候,偶爾她的病房會變成我們高中小聚會的場所,然後 像老人般 回憶起當年的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