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一切都是為了自己?

「你不一定要結婚,但應該要試試當母親的感覺」


老媽的這句話,讓不少朋友覺得我有個很酷的媽媽。她並非抱著想抱孫、傳宗接代的渴望如此建議我,而是認為身為一個生理性別的女性,應當體驗老天給予的獨特禮物。


兩個堂姊陸續結婚生子,看著以前帶著我成天野、用鬼故事嚇得我夜不能眠、大姊威嚴十足的小美姊,會用溫柔的表情餵小外甥吃飯;而成熟穩重、僅大我一歲的小嵐姊,從小外甥女出生前,便逐步規畫她的未來,且讓親友能透過網路參與她的幸福,看著小妤兒一步步成長......這都讓我察覺,「母性」果真是女人的天性。


從小學開始,我就抱著不婚、不生主義,成為情婦,不須為家庭著想且仍保有自己的空間;或是在事業有成後,吆喝單身同性友人一起去日本逛牛郎店;當個最棒的乾媽、阿姨、姑姑;這些都是讓我光想都覺得快活的念頭,身為一個「懶得當人」的人,要負責他人的人生,實在太沉重。


表妹們和我年紀差距頗大,家族出遊時,偶爾我會兼任保母。二表妹尤其黏我,好幾年前她寄居我家時,阿太(音同客語對曾祖母的稱呼)辭世,要將兩三歲的二表妹留在外婆家,但二表妹愛哭鬧,只有當時還是國中生的我能治得了她,我因此沒去阿太的家祭。我是喜歡小孩的,也喜歡跟小孩相處,自從當了阿姨,逛街時也特別著迷於小人用品。但我對小孩有耐性、喜歡嬰幼用品,與其說是女人的天性,不如說是好奇、覺得有趣,以及出於「我只是暫時照顧」的心態。


「一輩子為了另一個人牽腸掛肚」這件事其實令我背脊發涼,除了因個人自私,不想被孩子限縮了個人空間之外,懷著對未來環境的擔憂,實在不希望孩子活在一個陽光、空氣、水都不再免費的世界。


不過在恰巧順從了「妳怎麼還單身」的主流交了男友後,我開始有「因為愛一個男人而願意孕育他的後代」的想法。而到了生育精華時段(24到28歲),並浮現「年齡自覺」後,偶爾也會思考生育之於女性的意義。


雖然我並不覺得生育是女性的天職、女人的人生因生育而完整,也不覺得父親的角色比起母親較不重要,但我想懷胎與生產是無可取代的經歷,即使抗拒成分比接受比例還高出非常多,媽媽的話仍有些說服我。(事實上,愈是覺得自己是不生主義者,就愈常思考生育問題)


同時我也感謝老天賦予我的性別,讓我有機會體驗「孕育」的獨特。


 


 


生育的自主權


 


加上今年才開始浮現「年齡自覺」,即便我外表仍像小孩,但生理機能已在巔峰期,接下來便會逐漸走下坡了


 


→3月多和小學同學吃飯,林吱吱說我從國小就對她洗腦,讓她到現在都抱持不婚不生主義(林媽媽我對不起妳)。


→陽光、空氣、水都不再免費的世界:改自《清秀佳人》作者Lucy Maud Montgomery在安妮系列著作中的一句話,原意是「即便生活困苦,陽光、空氣和水都還是免費的呀!」


→感謝最近才被我騷擾問「你/妳會想當爸爸/媽媽嗎?為什麼?」、「你外婆是自然產生出雙胞胎/三胞胎?」並談論生養相關問題的友人,我不時想起還是會持續騷擾的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食│高雄美濃.花生豆腐、粄條與香蕉冰

「 客家人米食文化原本就很獨特,像粄條、米苔目,或是發粿,但是將花生與米結合的傳統客家花生豆腐更特別,除了吃原味,淋上醬油膏、撒蔥薑蒜末,或加上用蒜頭爆香的蝦米、菜脯與碎肉,甚至當成甜點,都各有好滋味。 」光看 洪震宇 的《 旅人的食材曆 》中這段描述,就讓我口角生津,可惜找遍台北住處附近菜市場,難求花生豆腐。   後來上網 google作法,發現 這篇文章 ,更讓我迫不及待想撲到美濃一嚐究竟(可惜的是,後來並沒有到菜市場去)。

Bye Bye

自從Whitney Huston嫁了個愛吸毒的老公之後 我就開始不喜歡Mariah Carey 雖然我知道這兩個是不同人 但在我心中就是覺得某個程度很相似

寫寫我的朋友之一:巫婆

應該是 2 年前 莫名其妙 加了一個沒上過他課的高中老師的 msn ,最近他的狀態說:「 XX (高中名) 9 班風水真的怪怪的」,我想高中班導如果知道這件事,大概會說 沒有我們班怪 吧 …… 以前大頭說:「劉某的朋友都是怪胎!」但他忘了把自己算在內,其實怪人多了,就沒那麼奇怪了。 彎如住院的時候,偶爾她的病房會變成我們高中小聚會的場所,然後 像老人般 回憶起當年的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