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2017新加坡印象



↑金沙酒店前的水舞燈光秀。



 細數近年去的國家,大概就以新加坡最小。出發之前,不少朋友都說「新加坡很無聊」、「沒有順便去馬來西亞嗎?」不過在規畫行程時,我發現似乎很好玩,實際走一遭後,發現「新加坡比我想像中好玩」,對於無障礙空間規畫應是去過的東南亞國家中最棒,儘管物價水平較高,但生活便利,適合親子、甚至三代同堂出遊




 



無障礙空間相對便利







↑似乎每個捷運站都有這樣的設備。



 由於公公已經70歲、婆婆也65歲,加上自己曾受傷過,其實出國我都會特別觀察國外對於無障礙空間的規劃。此行新加坡,不少爸媽推著娃娃車,在金沙商場的黃亞細肉骨茶用餐時,我甚至看到一家三代六口,帶著娃娃車和輪椅各一,可見通行空間的寬敞與便利。



 除此之外,在捷運站(MRT)除了有電梯方便輪椅族通行外,甚至在樓梯也裝設一種機具,輪椅族可通知站方,即可使用機具上下樓梯,是我過去未曾見過的設計。但新加坡捷運站的人潮沒台北捷運多,或許才有空間容納這樣便利的機具吧(也要肯花錢)。



 總之,在新加坡可見的需仰賴輔具行動的民眾,比在台灣多,這讓我很開心。



 



城市景觀很有設計感





 新加坡沒有農田,飲水與食物大多仰賴進口,在狹小的土地上如何容納500多萬人口?往天際線發展的大樓建築,成為解套方案。一位華裔(而且還是金門)計程車司機告訴我們,政府不只蓋組屋,以便宜價格賣給居民,年限一到還會協助整修內、外,看不出大樓的陳舊感,也維繫了國家的門面。



 除此之外,新加坡的雙股螺旋橋、花穹、霧林、科學博物館、國家戲劇院等由國家興建的建築,不僅軟體設計良好,連外觀都十分吸引人,更別提成為新加坡地標的金沙酒店等建築,新加坡是個「很都市化」的國家。



 



天氣很熱





 ↑躲進霧林避暑,植物超美。



 20171月的台灣其實也不冷,不過在新加坡的熱實在令人疲憊,在旅程第二日原先均安排戶外行程,後來發現公婆都吃不消,於是臨時轉了彎,改成戶外、室內各半,以消解暑氣。冬天已是如此,我更無法想像新加坡的夏天。



 公婆看到百貨公司販售大衣、毛料,也不禁問「要賣給誰?」回台灣後剛好遇上冷氣團,婆婆感嘆,雖然冷,但「四季分明比較好」。



 



一點關於民生的觀察





↑無招牌的白胡椒炒螃蟹。



 在新加坡有不少美食,這趟旅遊除了景點門票外,我們花最多應該就在用餐上,不過也沒能一一吃齊部落客、旅遊玩家口中「必吃」的食物,除了婆婆偶爾說「還是台灣好吃」外,食物口味不會與台灣差異太大(畢竟華人比例佔了7成啊)



 在餐廳用餐,要額外加上17%的稅金,若額外要水或是濕紙巾,也需另外收費。老欉在去美食街用餐時,才覺得「物價沒想像中貴」,SGD.1(約NTD.23)的豆花或果汁,確實親民多了啊!



 新加坡飲水也十分便利,不少景點都會裝設飲水機,出門只要記得帶水瓶,即可省去購買貴又不環保的瓶裝水。新加坡的超市中販售不少來自台灣的飲料品牌,我去其他國家都很熱中逛超市,但離我們下榻飯店最近的超市,價格卻不夠實惠,肉骨茶包要價SGD.6,還好去牛車水的中藥店買到同樣牌子,一包才SGD.2.3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食│高雄美濃.花生豆腐、粄條與香蕉冰

「 客家人米食文化原本就很獨特,像粄條、米苔目,或是發粿,但是將花生與米結合的傳統客家花生豆腐更特別,除了吃原味,淋上醬油膏、撒蔥薑蒜末,或加上用蒜頭爆香的蝦米、菜脯與碎肉,甚至當成甜點,都各有好滋味。 」光看 洪震宇 的《 旅人的食材曆 》中這段描述,就讓我口角生津,可惜找遍台北住處附近菜市場,難求花生豆腐。   後來上網 google作法,發現 這篇文章 ,更讓我迫不及待想撲到美濃一嚐究竟(可惜的是,後來並沒有到菜市場去)。

Bye Bye

自從Whitney Huston嫁了個愛吸毒的老公之後 我就開始不喜歡Mariah Carey 雖然我知道這兩個是不同人 但在我心中就是覺得某個程度很相似

寫寫我的朋友之一:巫婆

應該是 2 年前 莫名其妙 加了一個沒上過他課的高中老師的 msn ,最近他的狀態說:「 XX (高中名) 9 班風水真的怪怪的」,我想高中班導如果知道這件事,大概會說 沒有我們班怪 吧 …… 以前大頭說:「劉某的朋友都是怪胎!」但他忘了把自己算在內,其實怪人多了,就沒那麼奇怪了。 彎如住院的時候,偶爾她的病房會變成我們高中小聚會的場所,然後 像老人般 回憶起當年的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