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作品.§6 四方來春

 


四方報.jpg


(圖說:偷來的四方報照片,原圖網址請點我


我在台灣立報四方報打工。


出自於無意識的觀察,對於四方報讀者的熱絡感到有些好奇。在我有打工的日子,我注意到來自四方報讀者的電話遠多於台灣立報讀者。


四方報總編輯張正也說過,他當了記者十幾年,難得收到讀者回音,但在四方報,每月卻接到如雪花飛來的信件。


 


有趣吧?不是說報業蕭條,但四方報卻一片榮景,不斷增版,增到現在有72版之多。


增到讀者說:「在台南工作的阿蘭姐過意不去的說:『每個月出一份那麼厚的報紙,只賣20塊,哪裡有錢發給工作人員啊?張正哥簡直是為大家作慈善事業吧!』」(四方報 039,60-61,四方來春)


 


或許是因為電腦的取得、使用,對外籍配偶跟移工們仍有相當難度,因此最為簡易閱讀、訂閱的四方報才如此受歡迎。


此外,假如有一天,你流落異域,身旁沒有可以說話的對象、就算說了也沒有人聽得懂。


用盡一切方式想表達什麼,卻沒人想聽、想懂……。


這時候,身邊出現了一份你看得懂的報紙,會有什麼樣的感受?


欣喜若狂?困惑?


  


我想,四方報對那些來自越南來的移工、移民來說,或許是某種寄託。


看看四方報的讀者范式草雲怎麼敘述她的期待:


「從四方報試刊第一期直到現在,已有三年的時間了。四方報是我的知音。每次閱讀,我學到許多東西,學中文、掌握母國的新聞、與讀者們一起哭泣、一起歡笑,互相交流、結為好友。」


「還記得有個小妹妹在屏東工作,三年前在給我寫的信中曾說:『姐姐!當我從台北的朋友手裡接到一份四方報的時候,無法控制流湧的淚水,因為我不敢相信在這個山水偏僻的地方,卻可以看到一份由母語寫成的報紙,還看到報紙上有著朋友們的照片!看到你們穿著長袍跳舞,覺得自己好像變得更年輕,而對這裡的生活更加有信心!』」


 


四方報與一般人認知的報紙不同,除了從越南網站節錄的新聞、台灣關於移工、移民的新聞翻譯(中譯越)之外,還有人權、健康、故鄉、婚姻與愛情、親情、告別、讀者交流、心情、交友……等版面,有台灣醫生為讀者釋疑的紙上醫院,也有版面刊登讀者的照片及相關資訊以尋人或交友。


此外,也大量採用讀者來函,包括文章、詩、畫作等。


每次排版時,都會想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及文化,培養出這麼多愛寫詩、會畫畫的人民?


 


你會在上面看到許多人的人生,包含「落跑外勞」,他們為何而跑?又該跑到哪裡去?


又或者是緬懷家鄉的親人,那種思念,真的不是只能說是病,而是生命永不能釋懷之痛。


 


四方報是一個了解越南文化良好的管道。


例如,會在上面看到姊姊妹妹等字眼,在我有限的經驗中,越南人的打招呼方式是習慣在名字前加個稱謂,若我年紀比對話者大很多,那麼對方便稱呼我為「姊旻靜」。


而道好道早也是如此,類似「妳好,姊姊」。


越南女性並不避諱詢問彼此年紀。


 


當然,還有其他管道可以了解在台灣的越南人。


我偶爾會看四方報的發言人廖雲章的部落格行雲流水帳,她和四方報總編輯張正會四處尋訪四方報訂戶,並將之寫成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故事。


如他們去年年底去花蓮,遇到熱情款待的火鍋店老闆娘(詳見涮涮鍋老闆娘陳氏雪絨一文)


又或者在遇見嫁給原住民的越南女子(詳見嫁到部落的阮氏調一文)


 


當故鄉遠在千里之外,身旁少人可訴衷情,沒人分憂解勞,一份厚實的報紙,成了無言的解語花。


留言

  1. 你最後一段話是在填宋詞嗎

    回覆刪除
  2. 遠離親愛的家人,隻身前往與家鄉完全不同民情的地方打拼。因為他們是外來的,因為他們不是從西方來的金髮碧眼,所以他們就比我們更低層嗎?
    其實許多會前來台灣工作的他們在原本的國家或許有較高的地位,有可能是老師,但因為經濟的關係,他們被迫需遠渡來台灣賺這樣的辛苦錢。被雇主剝削,被一些腦袋篇差的當地人欺負,卻因為語言溝通的問題,讓他們常常有苦無法說。他們也是人,不是我們的奴隸。
    如果有一天我自己也身在異鄉,身邊沒有家人,周遭的人又都對待我不平等,這樣的生活該怎麼過?
    同理心只是簡單的三個字,能真正去做到這樣心態的人又有多少?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嗯嗯~就像可以看自由時報我也不會去看times是一樣的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食│高雄美濃.花生豆腐、粄條與香蕉冰

「 客家人米食文化原本就很獨特,像粄條、米苔目,或是發粿,但是將花生與米結合的傳統客家花生豆腐更特別,除了吃原味,淋上醬油膏、撒蔥薑蒜末,或加上用蒜頭爆香的蝦米、菜脯與碎肉,甚至當成甜點,都各有好滋味。 」光看 洪震宇 的《 旅人的食材曆 》中這段描述,就讓我口角生津,可惜找遍台北住處附近菜市場,難求花生豆腐。   後來上網 google作法,發現 這篇文章 ,更讓我迫不及待想撲到美濃一嚐究竟(可惜的是,後來並沒有到菜市場去)。

Bye Bye

自從Whitney Huston嫁了個愛吸毒的老公之後 我就開始不喜歡Mariah Carey 雖然我知道這兩個是不同人 但在我心中就是覺得某個程度很相似

寫寫我的朋友之一:巫婆

應該是 2 年前 莫名其妙 加了一個沒上過他課的高中老師的 msn ,最近他的狀態說:「 XX (高中名) 9 班風水真的怪怪的」,我想高中班導如果知道這件事,大概會說 沒有我們班怪 吧 …… 以前大頭說:「劉某的朋友都是怪胎!」但他忘了把自己算在內,其實怪人多了,就沒那麼奇怪了。 彎如住院的時候,偶爾她的病房會變成我們高中小聚會的場所,然後 像老人般 回憶起當年的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