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讀│《這些人,那些事》:通俗的寂寞

這些人那些事.jpg 這是我第一次讀吳念真的作品,其實是被常看的部落客噗浪所誘惑,購入後友人也大讚好看,於是趁便意難得來襲時,遵循歐陽修善用讀書時間論中的「廁上」,有一搭沒一搭得看了起來。


結果我就像吳念真在遠流出版的Christie全集中的序提及的友人,擦完屁股走出廁所後,邊說著「屎啦!」一邊問著「還有沒有下一本?」實在是好看啊!寫短文的技巧在此書中一覽無遺。


書中他以他自己、曾遇過的人、事為主角,每篇篇幅皆不長,所以很適合利用零碎時間閱讀。


詹宏志的《綠光往事》有些相似,只是《這些人,那些事》更為煽情一點,用來隱喻或借代的事物影像更為鮮明,有好幾次都忍不住要掉淚。


像是他描述他母親得骨癌,到末期時全身骨頭一破就碎,彷彿身上背負了一生的苦痛太重,壓壞了骨頭……。


他寫他的家鄉,坐落在山城中的煤礦之鄉;寫他父親的遷徙路徑;寫他弟弟;寫一段度過動盪時代的奇異關係;寫讓我快哭的巨大寂寞……。


我只能說看了此書,我毫不懷疑吳念真在台灣這麼有名氣的原因,儘管我從未看過他寫的電影。


在《這些人,那些事》中,他將他所推崇的「通俗」以較為隱晦的層面發揮到極致。你一定會懂,即使你不曾經歷那樣的年代,但你終會明白,那是你曾耳聞或曾在歷史課本上看過的歷程,只是猶如歷歷在目。


 


更多我的讀書筆記→請點


 


→遠流出版的Christie全集有80本,每本的序都一樣,當時看到快崩潰,不免質疑出版社的用心,即使吳念真寫得再好,連看80次也會麻木吧!


留言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食│高雄美濃.花生豆腐、粄條與香蕉冰

「 客家人米食文化原本就很獨特,像粄條、米苔目,或是發粿,但是將花生與米結合的傳統客家花生豆腐更特別,除了吃原味,淋上醬油膏、撒蔥薑蒜末,或加上用蒜頭爆香的蝦米、菜脯與碎肉,甚至當成甜點,都各有好滋味。 」光看 洪震宇 的《 旅人的食材曆 》中這段描述,就讓我口角生津,可惜找遍台北住處附近菜市場,難求花生豆腐。   後來上網 google作法,發現 這篇文章 ,更讓我迫不及待想撲到美濃一嚐究竟(可惜的是,後來並沒有到菜市場去)。

買│台北師大商圈.買la diseño的靴子要百思➹

原本我對這家店的印象很好,店內有許多有趣的玩意、獨具設計感的商品。即便是我很生氣的現在,我也還是覺得這間店值得一逛。 2009/10/24,老陳找我去逛師大夜市買老白的禮物,本來沒打算要買什麼,直到我看到一雙我頗喜歡的靴子,它有我一直在尋找的鞋底,加上外型簡單、顏色也合我意,便有了想買的心情。

作品.§0 寫在開始之前

這個專欄是因應課程要求而設,如果不是想要學分,我可能 拖 了好幾年 都不會動工。 任由這些雜亂無章、沒有條理的心得繼續留在腦袋中發酵。 不過,寫出來又何妨?或許還有被看見的可能。 在這次的作業中,我所做的不過就是結合我的觀察、打工心得、上課所學所寫的幾篇文章。 一方面是交作業,另一方面是自我的實踐與實驗。 此外也想透過痞客幫的功能,檢視文章是否具有實用價值。   (圖說: 「誰連結我」 的功能,可看出是透過什麼連結、關鍵字搜尋到此部落格)     這一次的主題 以移工、新移民族群 為主,目的是希望能讓大家了解所我觀察到的移工、移民。 當然我本身的了解也是不足的,起碼希望能做到「 正視自己心中的偏見 」的地步。 畢竟就某種程度而言,我們的生活都太封閉了……。     以下是本次實驗的目錄 ㄩㄝˋ語課 (了解從認識開始) 他/她所身處的陌生世界 (台灣人的偏見)   越南女性都很瘦? (文化層面,含新聞比對)   從打外勞很好玩? (誇張事實) 從「我要休假」到「還沒休假」 (移工的血淚) 四方來春 (側寫四方報)   以後我成為記者的機率不高(有鑑於我的腳),但我想,繳了4年學費不能白費,就算是個小小的部落格,我還是想實驗看看自己所寫的東西是否有存在的價值。 畢竟林宇玲老師都語重心長的要我們思考: 「我們作為記者,不論是拿筆或拿相機,究竟對這世界能做什麼有益之事?」 部落格,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實驗場域,也許我會 就 這樣一直寫下去,透過我的眼、我的筆,寫出我所認知到的世界。 拜託請各位被我強迫或自願性觀看文章的人留言,讓我知道你們的想法,謝謝!(如果有錯字礙眼,也請幫我挑一下!感恩~)